哪些情況要警惕是艾滋病的信號(艾滋病自查的10個方法)

摘要: 艾滋病早期可能出現持續發熱、反復腹瀉、體重快速下降、全身淋巴結腫大、口腔真菌感染等癥狀。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,主要通過性接觸、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,當出現以...

艾滋病早期可能出現持續發熱、反復腹瀉、體重快速下降、全身淋巴結腫大、口腔真菌感染等癥狀。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,主要通過性接觸、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,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警惕感染可能:無明顯誘因的長期低熱或高熱、持續1個月以上的慢性腹瀉、6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10%、頸部或腹股溝等多處淋巴結腫大且無痛、口腔白斑或鵝口瘡反復發作。高危行為后若伴隨上述癥狀,建議及時就醫進行HIV抗體檢測。

1.持續發熱

艾滋病感染者可能出現持續1個月以上的發熱,體溫多在38攝氏度以上,常規退熱治療效果不佳。發熱可能與巨細胞病毒感染、結核病等機會性感染有關,也可能由HIV病毒本身引起的病毒血癥導致。患者常伴有夜間盜汗、乏力等全身癥狀。出現不明原因長期發熱時,特別是伴有高危行為史者,應進行HIV篩查。確診后需遵醫囑使用齊多夫定片、拉米夫定片等抗病毒藥物。

2.反復腹瀉

慢性腹瀉是艾滋病常見消化道癥狀,每日排便超過3次且持續1個月以上,大便多呈水樣或稀糊狀。可能因隱孢子蟲、藍氏賈第鞭毛蟲等寄生蟲感染,或沙門氏菌等細菌感染導致腸黏膜損傷。嚴重腹瀉會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,需及時補液并檢測HIV。治療需針對病原體使用復方磺胺甲噁唑片、甲硝唑片等藥物,同時配合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。

3.體重驟降

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現進行性消瘦,6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的10%,且與刻意減肥無關。這與HIV病毒消耗機體蛋白、營養吸收障礙及代謝紊亂相關。患者常伴食欲減退、肌肉萎縮,嚴重者出現惡病質狀態。體重快速下降合并口腔潰瘍時需高度警惕,確診后需營養支持并服用替諾福韋艾拉酚胺片等抗病毒藥。

4.淋巴結腫大

全身性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是艾滋病典型表現,常見于頸部、腋窩和腹股溝,直徑多超過1厘米且持續3個月以上。淋巴結質地較硬、可活動,無紅腫熱痛。這與HIV病毒持續刺激免疫系統導致淋巴細胞增生有關。若腫大淋巴結伴隨皮疹、發熱,需進行HIV核酸檢測。治療需采用依非韋倫片聯合抗病毒方案。

5.口腔真菌感染

口腔黏膜出現白色凝乳狀斑塊(鵝口瘡)或舌側白斑,擦拭后可見充血創面,是艾滋病早期信號。由白色念珠菌等機會性感染引起,反映免疫功能嚴重受損。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可能擴散至食管,導致吞咽疼痛。確診需通過真菌培養,治療用氟康唑膠囊含漱,嚴重者靜脈注射兩性霉素B脂質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