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氣虛和脾虛有關系嗎 (分別了解肺氣虛和脾虛)

摘要: 肺氣虛與脾虛存在密切關聯,兩者在中醫理論中相互影響。肺氣虛主要表現為氣短乏力、易感冒等癥狀,脾虛則以食欲不振、腹脹腹瀉為特征。肺氣虛與脾虛的關聯機制主要有先天稟賦不足、飲食失調、情...

肺氣虛與脾虛存在密切關聯,兩者在中醫理論中相互影響。肺氣虛主要表現為氣短乏力、易感冒等癥狀,脾虛則以食欲不振、腹脹腹瀉為特征。肺氣虛與脾虛的關聯機制主要有先天稟賦不足、飲食失調、情志不暢、久病耗傷、勞倦過度等因素。

1、先天稟賦不足:

部分人群先天肺脾功能較弱,這類體質易出現肺氣不足與脾運化功能失調。肺主氣司呼吸的功能依賴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供養,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,進一步加重肺氣虛。調理需注重健脾益氣,可選用黃芪、黨參等藥材,但需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
2、飲食失調:

長期過食生冷或暴飲暴食會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脾失健運。脾虛不能將水谷精微上輸于肺,致使肺失濡養而出現氣短聲低等肺氣虛癥狀。日常應規律進食溫熱易消化食物,避免空腹食用瓜果等寒涼之品。

3、情志不暢:

憂思過度易傷脾,長期情緒抑郁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。脾虛則土不生金,肺氣失去后天滋養而虛弱。肺氣虛又會導致衛外不固,更易受情志影響形成惡性循環。保持心情愉悅、適當疏解壓力有助于改善兩者癥狀。

4、久病耗傷:

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長期耗損肺氣,肺虛則子盜母氣,累及脾臟功能。同樣,消化系統慢性病導致脾虛時,母病及子會影響肺臟。這類情況需肺脾同調,治療原發病的同時配合補益肺脾的中藥調理。

5、勞倦過度:

體力或腦力勞動過量會同時消耗肺脾之氣。肺主一身之氣,脾為氣血生化之源,過度勞累會使兩者功能同時減退。合理安排作息,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或熬夜,有助于肺脾之氣的恢復。